饲草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噶尔、日土县开展人工种草牧草长势监测
7月16日至17日,阿里地区饲草技术推广中心牧草技术团队3人深入噶尓、日土2县,会同县级技术人员对噶尔县4个点位、日土县镇3个点位进行人工种草实地长势监测。重点跟踪植株生育进程、株高、植被盖度监测等生长参数,以及灌溉、追肥日常管理情况等,并且在实地开展田间管理与牧草监测技术指导。
从长势观测情况看:各人工种草点差异显著,其中噶尔县扎西岗乡小面积种植的燕麦草、紫花苜蓿长势最好,分别处于抽穗期、开花期,平均株高分别为70cm、83cm,植被盖度分别为100%、85%。噶尔县左左乡上左左村那列唐噶、门士乡门士村、昆沙乡索麦村、日土县热帮乡龙门卡村、日土镇日土村人工种草点长势较好,普遍处于拔节期或抽穗期,平均株高为30-40cm,植被盖度达到90%左右。
存在的困难:一是人工种草地块普遍存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贫瘠问题,土壤结构不良,过沙、过粘或板结,保水保肥能力弱,直接影响根系发育及水肥吸收效率。二是部分种草点灌溉条件不完善影响饲草生长。三是农用机械操作不熟练播深掌握不到位,影响出苗率。如:日土镇日土村热角村新开发的人工种草点人工种草点因地力条件差土壤结构过沙、灌溉条件落后、种植时间较晚,导致出苗不均、地表裸露较多,还处于分裂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