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要闻 >> 农牧动态 >> 正文

自治区农科院来阿调研青稞生产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9日     资料来源:      点击数:次    【字体:

打印分享到:

近期,自治区农科院一行四人,对阿里地区本年度青稞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对青稞产量进行科学预测和客观分析。地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两名技术人员陪同调研。

调查组发扬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村入户,进田地,访群众,先后在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和噶尔县不同海拔地区15个村开展农情实地调研。通过分析青稞长势、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等性状具体表现,重点调研了青稞主推品种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的生长情况及产量表现,并对品种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为今后阿里地区选择推广种植优质高产青稞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经调查,今年我区主推的青稞品种藏青2000、喜拉22在普兰、扎达地区可以成熟,但在海拔高于3800米的区域很难成熟,喜拉22较藏青2000更晚熟。在高海拔区域,当地传统青稞品种具有较强优势,均能正常成熟。在外部环境方面,由于今年7、8月份阿里地区降雨较往年明显增多,降低了有效积温,延长了青稞生育期,影响了产量,也是导致藏青2000、喜拉22成熟期较往年偏晚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研组还结合青稞生产管理,对当地的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技术指导培训,并就青稞种植关键技术以及品种的选育等问题与进行了交流。自治区农科院关卫星主任强调,推广青稞新品种不能盲目的选择,要科学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

此次调研成果丰富,将为阿里地区青稞生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地区农业农村局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青稞试验示范的目标和方向,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青稞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引导农民种植积极性,稳步扩大青稞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确保我区青稞生产稳定发展,逐步将青稞产业打造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主要产业之一。


上一条:农业干部不忘初心 深入现场为民解难题

下一条:地区农业农村局巡查阿隆藏布、洞错“河长制”